Search

我當時也是用自己的方法,到處尋找參訪所謂的善知識和良師,我相信我所參訪過的人應該不下百人,所參用過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我當時也是用自己的方法,到處尋找參訪所謂的善知識和良師,我相信我所參訪過的人應該不下百人,所參用過的法門應該理都理不清楚有多少。當我看到智隍禪師的這段緣由之後,我心中也馬上有了煩惱,於是我就找《楞嚴經》看,原來六祖所說的,也就是《楞嚴經》裡佛所說的「妙湛總持不動尊」,這句話出自於《楞嚴經》的第三卷末後,文是:妙湛總持不動尊。首楞嚴王世希有。
 
稍微簡單說明,這原本是阿難用來讚嘆佛陀和讚嘆法而說的偈語,但我要說的是妙湛總持的意思,這一看如同醍醐灌頂,恰似冰片貼腦,直透心頭,舒暢無比。這原本就認識的幾個字,竟然多年來無從發現,豈不悔惱!法身人人本自俱足,只是它無形無相,湛然清明,無須造作,本無生滅,周遍法界,因此本就如如自在。如此一來自可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,這一句「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」是最關鍵,就如同《心經》開頭的第一句,已經告訴你入手的方法,如何才能真自在,竅訣便是在能否超越能觀和所觀,遠離能用和所用,真能如此,騎馬上陣,美女橫陳,心也如如不動,無論遭遇到任何的世間橫逆之事,也等同吃飯喝水一般自然,但說實在的,一般人碰到任何八風臨身的時候,又有幾人可以躲過?
 
虛雲老和尚在禪門的開示上,經常針對在家居士用八風做比喻,聽起來也很有道理。大意是說,修行人如果碰到了利字當頭,很容易就會有貪著之念生起;遭遇到衰敗,心裡便生愁惱;遇到了有人毀謗中傷,瞋恨之心油然而生;逢到有人讚賞稱譽,馬上歡天喜地;碰到了稱心如意或稱讚他人,以及自己遭受到他人的稱美,內心便覺得理所當然;如果有人譏笑怒罵自己,一定會惱羞成怒;遭受到痛苦之時,無法堅持百忍;遭逢快樂,便又忘卻一切,流連失所於不當之處。世間何人不希望時時可以受到他人的稱讚?有誰希望受到批評?更沒有人希望自己擁有的突然間又失去,有名聲的時候,最害怕的便是何時會被替代或退墮下去。
 
節錄|慈悲喜捨正是菩提心的基礎 https://teacherwang.pse.is/佛學系列套書
✅歡迎點擊「發送訊息」,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心靈導師|暢銷書作家 「會成功的人是用微笑面對他的磨難,他總認為在黑暗中才會尋找到寶石。」 「正面的思想和永不放棄的鬥志,自然就會形成一股無法抵擋的療癒能量。」
View all posts